能源不足,汽車數量上漲,相較于其他國家,中國對于電動汽車的需求更為迫切,因此,中國有潛力成為電動車王國。2009年初,財政部、發改委、工信部、科技部四部門共同啟動“十城千輛”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應用工程,在北京、上海、重慶、武漢、深圳等首批13個城市開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試點工作。此后,每年發展10個城市。每個城市都推出1000輛新能源汽車開展示范運行。
盡管國家對于電動車行業的支持力度很大,但是從投入和產出的比較看,并不相稱,真正能夠進行市場化運行的電動車輛還很有限。
電動汽車要實現市場化,首先當然要有好的產品,這主要取決于對于電池價值的挖掘。然而,除非電極、電解質等蓄電池核心材料全都實現技術突破,否則,電池能量密度便無法得到提高。此外,已經投入使用的電池也還需要確保安全性、延長可反復使用的壽命以及降低成本等。因此,要想實現電池的大型化,大大提升續航能力,還有很長的距離。
“因此,受制于當前的續航能力,電動車最適合推廣的領域是公交、出租車、短途物流。”這些車加在一起占汽車總量的2.5%左右,但是消耗的能源卻占到30%,造成的污染超過整個道路交通的30%。
“對于老百姓來說,由于對當前電動車安全性能的信任度不高,選擇余地較傳統汽車少,因此,盡管政府給予一定的補貼,購買熱情依然不高。”他解釋,“而公交、出租車都由車隊統一管理,車輛維護更方便。一旦電動車在該領域得到鍛煉和考驗,才可能增加老百姓購買的信心。”
不過,此前,多地電動出租車司機反映,平均每天需要換電4~5次,這可以考慮先向物流用車方向推廣,現在的網購發展很快。與出租車相比,向客戶送貨的物流車每天基本都有固定的路線,每天要跑多少里程是可計算的。而且晚上基本都有固定停車的地方,充電方便。“這更加符合我國的國情,更容易將電動汽車產業推動起來。”
盡管,政府層面的電動車推廣是從一線城市開始的,但在更合適的恐怕是在二、三線城市,甚至是城鎮、農村,從小型純電動汽車做起,距離短、速度慢。農村加油站少,但是家家戶戶都有電,完全可以實現在自己家充電。而且白天用車,晚上充電,利用的也剛好是夜晚現在基本被浪費掉的低谷電。
推動任何產業發展都要滿足兩個前提條件,安全和環保。“安全就是既要保證乘車人的安全也要保證別人的安全,這是政府要管的。而環保問題同樣重要,不僅僅是車輛出行的環保,還要保證電池生產過程的環保,電池報廢后回收涉及的環保問題到現在還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,感覺是有點晚了。”
因為環保問題,我國不提倡在電動汽車上使用鉛酸蓄電池,而且鉛酸蓄電池的單位密度容量低,無法發展高指標電動汽車。但實際上鉛酸蓄電池的技術已經非常成熟,而且對于低速電動車來說,足以滿足低速電動車的里程要求。